字型故事

文章分類:活動花絮
2017/09/14

華康《愛情收》情書展 在一場展覽中,遇見愛情


七夕情人節前夕,華康特別獻上一場鉅細靡遺認識愛情的展覽──《愛情收》情書展,用文字觸動你每條心弦,在一場展覽中,遇見愛情。展覽於8月25日至29日於信義誠品盛大開展,為期五天的展覽廣受各界熱烈迴響。

 

關於〈愛情收〉

《愛情收》情書展以一九六〇年代發生於台東成功鎮的真實故事為主軸,一位在戶政事務所上班的年青人鍾國煇,負責填寫人們的出生、遷移、死亡,同時也趁工作空檔偷偷寫情書給他的情人邱月雲。三百多封署名〈邱月雲小姐收〉的情書,經緯交織成熾烈真摯的故事,字字印證了愛情的存在;並在國煇意外身亡後的二十多年,陪伴著月雲度過餘生。直到二〇一五年邱月雲離世,女兒鍾慧君整理其遺物時,意外從衣櫃深處取出一個陳舊斑駁的鐵盒,半世紀前三百多封情書曝光於世人面前。

 

 

泛黃情書 封存半世紀前的熾烈愛情

展覽現場得以近距離細細品味國煇多封手寫情書,見證他與月雲的愛情,從三百多封書信中精選了數十封,以「相識相戀」、「等候」、「思慕」、「婚嫁」、「日常爭執」分區展示。儘管男、女主角已逝,但每一封情書字字封存著濃烈的情感,甜蜜的、感性的、承諾的、生氣的、無奈的……,都裝載在國煇的字跡中。
 
現場猶能透過那一筆一畫感受他書寫時的情緒:欲藉書信一解相思之苦時,國煇的字跡整整齊齊,筆畫綿延柔情似水,一字一句好好地說出對對方的想念;和月雲爭吵誤會時,他的字則顯得凌亂潦草急就章,好似一股腦兒希望吐露所有真言。國煇以文字勾勒他和月雲愛情的模樣,無形中也爲看似抽象的「愛情」做了最佳註解。原來,愛情多半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轟動,而是在柴米油鹽的日常裡,層層累積滋長。
 
愛情如此,字型更是如此。

 

以文字培養愛情,以愛情滋長文字



因此策展團隊以「愛情形成之過程、字體成型之過程」為展覽核心概念,以動畫、影像、實驗性創作呈現愛情/字型醞釀培育的過程。如浸泡於培養皿當中字型不同階段樣貌的〈培養愛情〉,一撇一捺萌芽、成長、茁壯,既是象徵愛情的培養,也代表著字體的孕育。〈字的滋長〉則以動畫投影呈現「人、心、口」三個傳遞心中意念的重要部首,隨後逐漸拼出不同字詞,以及在三百多封手寫情書中重複出現的「親親」、「你的煇」等關鍵詞句,重現鍾國煇的情意。

為還原故事場景,〈愛情證據〉陳設國煇信中所提及的眾多日常物品,如黑膠唱片、裁縫機、嫁妝提籃、魚鬆等等;策展團隊還親自前往成功鎮拍攝當地的山、海,不僅影像再現兩人生活的土地,也象徵著每封情書字字句句滋養於此。
 


 
  

當文字有溫度 愛情體說出更多經典愛情

整體展覽蘊藏眾多巧思,策展人梁浩軒(INCEPTION啟藝)說,策展過程不斷透過國煇與月雲的家人,還原建構起兩人的性格、喜好。如簡潔陳列的展場,就為呼應國煇向來喜愛文藝、好素雅的個性;又如展品,也有不少反映主人翁的喜愛,如綠島小夜曲黑膠唱片,是國煇總愛哼唱的曲子;竹編提籃、古著衣裳,則是月雲當年的嫁妝與衣裳。倘若時光能倒轉,希望國煇牽著月雲的手來此,亦衷心喜愛這場展覽;更希望每個前來的觀眾都帶著滿滿的愛離開,無論是親情的、友情的、愛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