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故事

文章分類:華康字型設計理念
2025/06/11

DynaFont書法字型──華康金蝶體

查看字型詳細資訊


在時間的縫隙中
翩然起舞

「那時我突然看到有一大群蝴蝶從草叢裡飛起來,我好震憾,回家後就在自己的Facebook寫下:『想為在島嶼寫作的詩人做一套屬於詩的字』。」

《他們在島嶼寫作》是一套由行人文化實驗室與目宿媒體共同策畫出品,以台灣重量級文學家的生命與文學成就為主題的紀錄片,目前已發行三個系列,總計推出了十八部(二十位)文學家電影。2012年,包含六位文學家的第一系列完整典藏版DVD上市,並於當年度臺北國際書展獨家首賣,設計師Olive就在此時走入行人文化攤位,目睹了在玻璃展櫃下展示的一份周夢蝶小楷手稿。那筆畫於她,正看像蝶翅舒展、側看如蝶翅收闔,霎時,蝶的意象從紙上刷地躍起,在她心中展開了一片金蝶於草原上飛舞的詩意圖景。

由此,字的意念成卵,經孵化、蛻皮、化蛹,十年後,金蝶破繭而出,成為寄寓詩境的「華康金蝶體」。



周公夢蝶與金蝶體的誕生

 
周夢蝶先生(1920-2014)本名周起述,筆名取自「莊周夢蝶」典故,世人多以周公敬稱之。1950年代,周夢蝶開始於詩壇發跡,曾為當時台灣三大詩社之一「藍星詩社」成員,一生出版詩集如《孤獨國》、《還魂草》、《約會》、《十三朵白菊花》、《有一種鳥或人》等,雖為數不多,卻正反映其字字慎重的態度。1959到1980年,周夢蝶在台北武昌街上的明星咖啡館外騎樓下擺一舊書攤,他一襲棉布長袍的清臞身影坐在簡樸的書攤中,或打盹、或寫詩、或禪定,這長達二十一年的特殊景象,被美稱為「武昌街上的一道人文風景」,成為台灣重要的時代文化記憶。

原本與詩幾無接觸的Olive,先從字跡認識了周夢蝶其名,進而對其人其事其詩產生興趣,開始進入探索的階段──她看展、看紀錄片、聽講座,最後加入「周夢蝶詩獎學會」,在這整段的探索過程中,逐漸從好奇轉向敬佩。周公那安於清貧的人生態度、定靜平和的書寫境界,以及身處當時最繁華的台北市井紅塵中卻私毫不受紅塵侵擾的自在性格(若非1980年因胃疾開刀而結束,想必周公的舊書攤還會一直存在下去吧),無不讓Olive心往神馳。

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Olive揣摩周公修佛後的禪心與寫字時的心境,而金蝶體,也就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當中,逐漸成形。
▲明星咖啡館外舊書攤(張照堂先生拍攝,曾進豐教授提供)


由蝶展開詩
 
周公的字自有周公的生命境界,《他們在島嶼寫作──化城再來人》片中便紀錄了周公那他人難以模仿的極其緩慢、專注如修行的寫字樣態。Olive雖無法重現,但她擁有自己作為字體設計師對文字的經驗與理解。在創作金蝶體的過程中,她領悟到某種「無技法」的文人字,不談提按折轉、藏鋒出鋒、九宮格上的種種規矩,而將重點放在對字的虔敬與誠懇,盡最大的心力寫好每一個字,即能觸動人心。
 
2021年台灣疫情爆發,Olive卻因此迎來一段居家工作時期,最低限度的外出,使她終於得以從繁忙的生活與舟車勞頓中暫時逸離,沉澱身心,開始重拾年少時曾投入過的毛筆書法。她用寫經狼毫小楷和長形格雁皮宣寫經紙,一筆筆、一張張地寫,也用硬筆抓取字體的結構。她試圖從周公流傳於世的少量字跡當中領略詩意感受的緣由,再運用自己的筆法與架構慣性,創造出金蝶體的形貌。



 
金蝶體的發生既是從對「蝶」的想像開始,由此衍生,Olive先是在字中加入了諸多蝶的意象。不同於其他的楷書字型筆畫重點在於「線」,金蝶體更強調線與面所展開的立體效果。除了字體結構帶來的幾何美學,更透過筆墨從極細至極粗的變化、筆畫末端的濃重墨暈,以及撇、捺的視覺引導,繪製出蝴蝶展翅、蝴蝶收翅的意象。再加上部分筆畫起筆模擬蝶蛹形狀、部分筆畫起筆模擬蝴蝶觸角,而使整套字型自動完成了一幅蝴蝶飛舞、極具生命感的視覺圖景。





召喚手稿時代的餘溫

文學家以手稿創作,已是舊日時代的風景。對Olive而言,周公所屬的手寫時代彌足珍貴,而那個都在手稿上書寫、刪改、校正的時代雖然已經很難再回返,但她依然想要在世界裡保留那個時代的手寫氣味,讓使用3C裝置輸入而成的詩稿文稿,也能流露出那慎重、誠懇的手寫氛圍。

然而,畢竟我們無法得知每一個使用者會怎麼排列文字,數位字型為了適應預知不了的自由輸入,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一致性,例如每個字的字面大小不能有太大的差異、粗細需要設定數值等。雖然Olive在一開始有試圖顛覆大小規範,但最終仍須考量數位字型的通用性而有所妥協,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些許錯落有致的韻味,加上筆畫粗細深具張力的強烈對比,隱藏了Olive對於手寫質地的堅持。

 
 


Olive將周公那內斂、素淨、緩慢、帶有禪意又滿紙詩意的精神融入字型當中,創造出一套能夠與詩相得益彰的字型,並且透過字型的使用,讓詩意深入日常生活之中。

詩人已逝,詩人不遠。就像蝴蝶一生雖短暫易逝,卻在成蟲、成蛹、羽化的過程中如同周而復始般輪迴──金蝶體的誕生,便在此數位時代,重新召喚那舊日的手寫情懷,在無視喧囂的寧靜、悠緩之中,展現生生不息的文字力量。
 

 
金蝶體的字型特徵
從台灣島嶼詩人周夢蝶的小楷書法手跡中啟發而成,筆畫與墨暈表現似蝶翅張闔飛舞,其素淨內斂、饒富詩意的文字氣質,有如文人靈魂寓居其中,在字裡行間,演奏詩的聲音。




設計師雜談
Q: Olive以前有學過書法嗎?
A: 小時候我哥哥和妹妹都是升學班,我不是,就被爸爸送去國語日報學書法。高中時有得過小楷書法的獎,我當年來華康應徵時,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字體作品,只有寫過POP,所以就拿這張獎狀來面試,那時的主管應該也很驚訝,想說怎麼有人這樣(笑)。我不太喜歡寫大楷,膽識沒那麼大,但很喜歡寫小楷。真的很久沒寫了,所以這次做這套作品壓力很大,一直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寫出來嗎。我先把漂亮的做成代表字,然後一直寫一直寫寫到自己滿意,寫好幾排再來選,是剛好遇到疫情在家才能這樣寫。

Q: 你如何思考金蝶體的產品定位呢?
A: 我希望金蝶體就像在說故事,它是一種感覺在寫詩的字,能把人帶到一種情境裡,透過字型,讓人進入沉澱清靜的內心。我以前剛出社會,在出版社做美編,那時還是照相排版的時代,只有明黑楷圓和仿宋幾種字體,當你做到比較偏文學的書籍封面時就只會用仿宋。現在有金蝶體,就覺得有另一種選擇,跟仿宋一樣,是比較有文藝質感也不太會出錯的字型。

▶華康金蝶體榮獲2024年日本Good Design設計獎
https://www.dynacw.com.tw/news/news_detail.aspx?s=177&r=2


▶金蝶體收錄於年度授權型產品──華康珍藏專業版
https://www.dynacw.com.tw/product/product_dynalibrary_detail.aspx?sid=6